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七月李世民下诏修建玉华宫。其时太宗虽不到50岁但 由于操劳过度风疾缠身尤其是害怕暑热。虽有九成宫、翠微宫供其纳凉消夏但他仍觉 其非小即热不能称心如意。因此以过精心选择李世民决定在宜州的玉华山再建一处 既凉爽又 宽敞的避暑离宫。这样一则可以在他多病的晚年好生享受一下人间的豪华 二则也可以为多年 跟随他的老臣们提供一处比较理想的避暑休养场所。对此虽有徐妃 直谏反对他还是坚持下了《建玉华宫手诏》。在这一700余字的诏书中他向全国臣民说 明营建玉华宫的必要性。说自己继承皇王大业统一国家是有巨大功劳的。尤其在救 世 安民方面也是无愧于前代贤人的。还说自己本想节俭从事却无奈因晚年 严重风疾而痛 苦不堪。况且作为皇帝注重养性全生不公是"为私为已"而且已确实是"为国为民" 的。因此太宗认为修建玉华宫志士哲人是不会说什么的。 《建玉华宫手诏》下颁后太宗就令建筑大师阎立德本着俭约的原则设计营造。工期 原计划为一年结果半年就竣工了。第二年即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二月太宗初 次巡幸玉华宫时又令于珊瑚谷显道门内再添建紫微殿13间。至此玉华宫巍峨的"九殿 五门"已构成壮观的宫殿建筑群落。"九殿五门"之名今可知其十三尚有一个门名仍 待查寻。九殿是"玉华殿、排云殿、庆云殿、紫微殿、晖和殿、嘉寿殿、肃成殿、明月殿、 庆福殿。五门缺一为:南风门、嘉礼门、金飙门、显道门。玉华宫的建筑规模及特色清 代史料记载为:"谷地九顷";"匠人以为层岩峻谷元览遐长。于是疏泉抗殿仓山通苑。" 《资治通鉴》记载:"上营玉华宫务令俭约惟所居殿(正殿玉华殿五间)覆以瓦余皆 茅茨;然备设太子宫、百宫。"由此可见其概况。 玉华宫主体建筑"九殿五门"的基本方位据北宋史料记载当在今以玉华村为中心的 大片谷地里。其基本布局为:以南边凤凰山山口到玉华村这条南北直线为中轴线;在东西 流向的玉华河与中轴线交点北边即河北岸是南风门。南风自南山口可以直拂此门。由此 向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南向的四座大殿:玉华殿、排云殿、庆云殿、肃成殿。中轴线两 侧有金飙门和庆福殿显道门和紫微殿。中轴线东侧有嘉礼门和晖和殿嘉寿殿以及官 曹寺等。明月殿的方位尚待查考。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三月太宗又来玉华宫。养病游幸期间太宗所到之处遇见 年迈老人和有病百姓就赏赐给谷物和绢帛.为了答谢参与建筑玉华宫的宜君县民和官吏以 及从玉华宫苑中迁出的百姓唐太宗又发了一道诏书《玉华宫成曲赦宜君县诏》、对宜君县 吏民根据不同情况奖酬各有差等;对死罪以下的囚徒全部赦免;对从玉华宫苑中迁出 的百姓免去三年租赋。 仁智宫存在二十三年;而玉华宫自贞观二十一年始建至永徽二年废宫为寺仅存在四 年。然而时短而事非天竺方士制药、玄奘奉诏避暑、太宗御制以序、太宗飞白玉华、宰相 养疾病故等都在玉华宫。又由于其为名帝唐太宗的避暑行宫故其名声颇大几有前掩仁 智后遮佛寺之势。以至陕西省玉华山风景名胜区不以仁智宫和玉华寺命名而以唐玉华 宫命名原因就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