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2003年11月27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秦始皇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技术成果验收会上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宣布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察表明中国第一个帝王陵园的四大谜底已经解开。
据悉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之一这是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该计划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对西安秦始皇陵所进行的资金投入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勘察工作。此次考古探测于去年底启动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产生损害特别是高光谱遥感考古在国际上是第二次采用而在国内还是首次。
一、秦皇陵地宫是否在骊山?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二、地宫是否遭到破坏?
在这次勘探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段清波说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
“超出我们预想的是宫墙顶面甚至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段清波说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称为‘秦陵式’。秦陵式宫墙对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还无法预知。”段清波说。
除了宫墙研究人员发现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
段清波说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风趣地说:“秦人太聪明了正在修建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也不过是按照这套办法来解决水浸问题的。”
三、地宫里是否有“水银河”?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如果这被证实说明秦代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也是个新发现。”刘士毅说。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物探同时还发现地宫中有石质墓室的存在。
四、墓室里到底有几条通道?
从商周到汉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为4条分别贯穿东南西北4个方向这是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普通官员和百姓的墓道为一条或两条。按常理秦始皇的墓室也应为4条但目前仅仅发现了东、西两条墓道。这一发现在11月27日的会上引起专家的极大关注。
“意料之外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秦始皇本来就是个怪人!”段清波说秦始皇在位期间所做的事情多超乎常人的想象:统一中国统一货币建造近60平方公里的陵园和庞大的兵马俑陪葬坑……“秦始皇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谁都说不清楚。这位生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死后留下的陵墓必然会扑朔迷离。”段清波说。据悉此次探测一期工程完成后二期工程还将对陵墓深入研究。
相关链接
《史记》与秦始皇陵勘察
关于秦地宫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