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攻略 >> 西线游 >> 法门圣骨——陕西扶风法门寺游记 |
法门圣骨——陕西扶风法门寺游记
|
|
法门圣骨——陕西扶风法门寺游记
一、疯狂 你是否能想像出这样一种场景:成千上万的人们衣着光鲜的涌上街头,匍匐在用鲜花、锦绸、金玉、珍珠铺成的道路的两侧,焚香诵经,磕头不止。远处,一支由几万名装备精良的兵士组成的护卫仪仗缓缓而来。队伍的正中央是一尊制作精美的黄金宝刹。在震天的鼓乐声中,宝刹越行越近。人群突然骚动了起来,不知是谁发出了第一声嘶喊,仿佛阴闷的夏夜里突然划过的一道闪电,跟着,不计其数的人膝行着爬向宝刹,一双双挥舞的手在喧嚣的哭喊声中尽力向它伸去。道路一下子变得狭窄了许多。宝刹几乎是踩着人们的头顶上被抬过去的。这时,走在护送队伍外围的一名士兵显然因为群情激昂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他拔出佩刀,奋力斩断了自己的左臂,然后右手高举着断臂,双膝跪地,一步一步爬向了宝刹。他的行为提醒了周围狂热的民众,许多人在效仿中砍断自己的肢体,只为了能一触宝刹。无数的人将自己毕生的积蓄,累世的家产通通捐献了出来,心甘情愿。也有人焚顶断指,割肉见骨,以示虔诚。随着事态的发展,更为耸人听闻的事情开始出现了:一个老妪当街将一壶水银灌入了自己女儿的口中,用一条鲜活的生命充做贡献…… 这已经不再是几个人的疯狂了,这是一种国家的疯狂,全民的疯狂,是一种来源于统治者,自上而下席卷整个社会的疯狂。整个国家在这种疯狂的强刺激下透支着自己的健康与活力,发出了不可抑制的剧烈颤抖。而这种颤抖正是一个帝国机能行将衰竭的最先预兆。 穿过历史厚重的迷雾,一方泛着淡黄色光芒的人指骨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它就是那场疯狂的肇端——大名鼎鼎的法门寺佛指舍利。 二、沉思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以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诉说了自己在面对这场疯狂时心中无尽的悲凉与无奈。在完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他的《谏佛骨表》与其说是一声悲天悯人的呐喊,倒不如说是一场头脑发热的殉道仪式更为恰当。而且他的声音太微弱,微弱到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是否是自己搞错了。还不到一年时间,缓过神儿来的他又急匆匆的写了一份深刻的检讨书——《谢上表》,从此再也不敢做与佛骨对着干的事情了。凭此,他的政治生命在不久后得以延续,但他的声誉也因此被打了一个巨大的折扣。 历史的前进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从小的政治课本里都是这么教的。但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却常常不顾政治经济学的讲义而肆意妄为,历史的脚步也就因此而常常被深一脚浅一脚的引入歧途。 在中国,这个问题表现的尤为明显。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这个职业代表着天地伦理,代表着尊卑有序,代表着礼制纲常。所以,皇帝的意志可以替代了全体臣民的意志,皇帝的兴趣爱好可以决定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亿万苍生的命运走向往往取决于某个人一瞬间的心血来潮,甚至一场关乎国家前途的战争可能仅仅源于一次毫无必要的炫耀。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种看似荒唐的现象事实上真实的就像是一种赌博。 李唐一代,国人普遍信佛,皇帝亦不能免。作为社会的一种麻醉剂,宗教,尤其是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实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并附带促进了哲学、文学、美术、音乐等多门学科的发展,甚至还有推动了对于化学、天文等一些自然学科的研究,在中国这个以文取仕的国度里,宗教几乎成了理工学科唯一的栖息地和自由思想最后的避难所。 因此,如果皇帝仅仅只是出于个人爱好而信奉宗教,并且仍能够对国家,对百姓,甚至那怕仅仅只是对自己的子孙后代,抱有兢兢业业的心态的话,原也无可厚非,至多便是修几个寺院,捐几缸香油而已。可是一旦皇帝对宗教失去了应有的理智,那么由他所代表的整个国家距离精神崩溃的时间也就不远了。由于宗教本身不仅不创造社会财富,反而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如果宗教皇权与政治扯上了勾,它便会利用政治无限的扩大自己的影响,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侵占大量的社会资源,淘空作为整个国家根基的经济基础。所以,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宗教便会迅速从社会的麻醉剂变成为整个国家的毒品。 三、舍利 法门寺地处陕西省扶风县,从西安玉祥门外的长途车站上车,经高速公路,一个小时左右就可到达。 汽车在飞速中向西前进。两侧飞驰而过的,是一望无垠的麦田,远处若隐若现的,是终南山千年不化的积雪,脚下颠簸起伏的,是千年前那条铺满了黄金与丝绸的道路。 一到法门寺,顾不上看菩萨与罗汉,也顾不上看雕梁与画栋,径直奔向塔下,去一睹那个流传了三千年的传说。 法门寺的真身舍利塔通高47米,系1988年仿原明代真身舍利塔建造而成的。地宫的入口就在塔的正南面,接纳着汹涌的人流。进入地道,狭小的空间里,几百人激动的心跳在石壁上奏出巨大的共鸣。一千年前,我们虔诚的祖先正是怀着类似的激动来到这里,他们的心跳声至今清晰可闻。 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才发现当年的地宫已被封闭,只留下了一扇小窗户供人一窥,要看佛指舍利必须继续向下,去新的地宫里。 新地宫建造的十分宽敞整洁,墙上粉饰着佛经里的各种故事,天花板上是数以万计的佛祖的浮雕。但几乎没有人愿意为此稍作停留,甚至连同灵骨一起出土的晶莹碧透的影骨们也无法更多的吸引人们的目光。人头攒动处,大名鼎鼎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正在接受着众人的膜拜。 红烛与聚灯的光辉交织在一起,轻柔的笼着佛指舍利,泛起橘黄色的光晕,神圣、庄严、肃穆。佛指舍利,这个全世界亿万佛教徒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正在以最平凡的姿态,接受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人们的瞻仰与朝觐。经历了千年孤寂之后,它的面前,仍是跳动的火烛,跪拜的朝圣者,仍是悠扬的梵音,虔诚的诵佛声。但是永远不会再有断指焚身的荒唐,也永远不会再有“投诸水火”的厄运了。 佛指舍利真的灵验吗?宣传栏里有照片为证,那升腾而起的佛光和亦真亦幻的佛影,被制作成大幅照片,玄之又玄的向世人讲述着一个个发生在人类肉眼之外的传奇故事。据专家考证,照片均系一次成像,没有经过后期制作。 那么,在它孤寂的一千年里,是否也有类似奇迹发生过呢!如果那些照片确实是真的,那么我完全相信,这样的奇迹曾经孤独的在过去的千年中多次上演:在仿佛已停滞不前的时间的某一刻,在冰冷刺骨、漆黑如墨的高塔之下,在早已无从辨别东西南北的地宫深处,突然划出一道五彩的光晕,穿过时间与空间的封锁,穿过自然与心灵的禁闭,轻柔的洒在阴暗潮湿的石壁上,用世人无缘目睹的过程,用世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感受着尘世间的大慈大悲。 四、圣境 法门寺博物馆就建在法门寺西侧,原来是法门寺的西院。博物馆于1989年11月动工兴建,次年6月10日竣工,11月9日向海内外开放。从破土动工到使用历时一年,堪称陕西建筑史上的“深圳速度”。 博物馆里陈列着从法门寺地宫里出土的各种文物,包括著名的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大唐盛世的丝绸珍品,制作精美的地宫四重石门,石刻的护法金刚,唐朝六次奉迎佛骨所用的各种金银琉璃器皿,包裹舍利用的宝函,已失传千年,被称为“千峰翠色”的秘瓷,世间仅见的十三枚玳瑁开元通宝……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世人述说着一段千年前繁盛的历史,一个人类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编织的神话,一首用梦想和憧憬唱就的史诗。 博物馆的唐密曼荼罗展厅里有一个按原样1:1复制的唐代地宫,游客可以详细的了解当年佛指舍利出土前地宫里的景象。而纷繁复杂的唐密曼荼罗又把人们引向了一个神秘莫测的神佛世界。在那里,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被发挥到了极至,佛指舍利也因此被付予了最大的尊严与权威。 释迦牟尼是佛祖,是神,是佛教世界里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领导者。人类称颂他,赞美他,把一切获取归功于他。但乔达摩·悉答多(释迦牟尼的原名)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凡夫俗子。他创建了一种宗教,创立了一门哲学,却无法创作出如此绚烂多彩,严丝合缝的佛教文化,更无法创造出这些美仑美奂的艺术珍品。是人类自己为我们的历史写下了如此美好的诗篇,是人类自己在对美好诗篇的幻想中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人类在膜拜中将自己奉献给了神佛,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超越了神佛。 五、贤人 这是一个所有为法门寺惊叹的人都应当记住的名字:良卿法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法门寺主持。1966年,一群狂热的红卫兵冲进了法门寺,妄图捣毁佛塔下秘藏了千年的地宫,危急地刻,良卿法师舍生取义,将自己的血肉之躯化为了一柄挡在佛塔与毁灭者之间的熊熊火矩。这柄火矩,点燃的,是人类为追求真理与理想不畏牺牲的崇高品质,迸发出的,是人类誓死保卫正义与安宁的巨大力量,驱散的,是阻碍文明前进与发展的层层黑暗,照亮的,是人类仍将矢志不渝走下去的通向遥远未来的路。 朱子桥,国民党下野将军,时任华北慈善会会长。1937年出资维修法门寺。1938年春,维修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无意发现了地宫后室。考虑到时局动荡,朱将军没有贸然扰动地宫,而是将地宫重新封存,并忠诚的保守了这个秘密。历史证明,正是他这一顾全大局的举动,保护了这一世界性的文化瑰宝。 西蜀居士,一位为法门寺英勇献身的明代无名壮士。今天的游客仍可以在法门寺博物馆里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首诗:“法门寺,成住坏,空中忽起痴僧债。百尺铁锁穿肩筋,欲与如来增气概。增气概,尔毋苦,好待当年许玄度。”这里讲叙的就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明朝隆庆年间,法门寺原有的唐代木制佛塔因年久失修而崩塌。为保护地宫,重建佛塔,这位西蜀居士将铁链穿入肩胛,打上死结,沿街化缘乞讨,用生命为法门寺佛塔的重生换来了第一滴鲜血。 还有千千万万为法门寺贡献出自己绵薄之力的人们,他们都应当为历史所牢牢铭记,也同样应当为我们今天的人们所深深景仰,无论我们是否拥有相同的信仰。 其实,人类的信仰或有不同,但人类为追求信仰而奋勇献身的精神和品质却是一致的,而这种精神和品质,也正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终于2004年6月3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