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陕西民俗 >> 陕西民俗撷趣 |
陕西民俗撷趣
|
|
早就听说陕西有八大怪。到了这儿,有幸耳闻目睹,渐知内涵。
清晨,旅游车出西安城向西,经咸阳沿着古丝绸之路312国道行驶。公路旁,偏离城区较远的房居,或孤独矗立在田野边的农舍,呈现不同于华北平原农村房屋的式样。多数院落,四合而围。令人称奇的是,每座房子外墙都有通脊之高,院内一侧的墙身都低于外墙,两墙之间搭顶盖瓦,房顶自然都顺坡朝向院里,就连院落大门上的雨搭,也不例外。房子矮的如此,两层高的楼房也是一样。这就是关中地区八怪之一:“房子半边盖”。
在312国道1550公里左右的乾县黄土民俗村,我弄清了这一怪的由来。 民俗村,有几处标准而传统的陕西关中旧式院落,黄土而筑,与路上见到的房屋格局大致雷同。走进院门,院落的黄土地面被夯、踩得十分坚实。导游叫大家仔细观察院落地面结构的特点。院子内,各座屋子外墙边,都有斜向的浅显明沟,院子的角儿上有一提水的辘轳。原来“房子一边盖”是为了集结屋檐儿上淌下的雨水。关中地区缺水,人们便在自己生息的房居结构上想出这种办法。夏天接的雨水要用到第二年春天。
“房子半边盖”,这一怪,不禁使我想起京城北海公园门前团城上的“集雨泄水”工程,它们都是因水而做,简洁实用,异曲同工,透出先人的绝顶聪慧
了解关中的另一怪:“面条儿象皮带”,是从黄土民俗村 一间农舍墙上的一个字开始的。这 就 是。笔画有 4 3 划儿之多,一个字念三个音, 读作 “biang biang面”,在现代
版的字典上是查不到的。而我真正见到并品尝到它,却是在第二天去延安途经黄陵县时。
拜谒完黄帝陵,天已近下午4时半,我在县城的一家小饭馆儿坐定, 要了两碗面,一碗“油泼辣子面”,一碗“臊子面”,借此机会都想尝一尝。功夫不大,端上一碗面条儿,白、薄、韧、宽,果真犹如皮带。红红亮亮的辣椒油漂在面条儿上。挑了几筷子,热气腾腾,只一口下肚,便周身发热,几口下来,大汗淋漓,要是干完重活儿后吃上一碗,那才真叫爽快。嘴里还哈着辣气,第二碗面又端了上来,面条依旧,不同的是拌面用的调料,当地人叫臊子,是用肉丁、萝卜、豆腐、黄花、木耳等烩成,与面条拌在一起吃。服务员是关中人,见了我的吃相打趣的说,要是用当地的碗盛,你是吃不消的,她一指,柜台上的碗足足有华北平原农村活面盆儿那般大小。
在陕西,除了“房子半边盖”、“面条儿象皮带”以外,还有别的“怪”,如手帕头上戴、锅盔塞锅盖、油泼辣子是好菜、碗与面盆儿分不开、有凳不坐蹲起来、吵架唱戏分不开。在咸阳博物馆,我见到一本介绍陕西风俗的书,里面足足罗列了一百“怪”。这些,无疑与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分不开,其中也不乏劳动人民经年已久的生活经验、智慧的积累与沉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