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动态 游记攻略 旅行社 小吃特产 民俗文化 典故知识 陕西旅游年票 2021翠华山滑雪场  人物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理论研究 >> 陕北民间舞蹈考察报告
陕北民间舞蹈考察报告
来源:胡晶莹 (2004-12-6)

2004年2月1日(正月十一),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子课题“民间舞蹈”课题组马盛德、康玉岩、胡晶莹、李端(研究生)一行四人前往陕西省,对陕北地区的民间舞蹈“陕北秧歌”进行田野考察。此次考察途径西安、洛川、延安、延川、绥德、佳县、米脂等地,历时八天,行程1600多公里。

陕西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接壤。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因位于陕原以西,故名“陕西”。陕西境内山塬起伏,河川纵横,地形复杂。其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以北山和秦岭为界,全省可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三大地貌区。 陕北黄土高源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陕西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自西周至唐,共13个王朝,历时1100多年在陕西建都。秦、汉时关中平原已成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地区和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时的京师(长安)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许多日本,西亚和欧洲的外国人来到长安,学习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因处要塞之地,山高路险,陕西逐渐沦为中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祖宗留下的唐宫汉殿与百姓世代蛰居的窑洞形成强烈反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塑造出了陕西人民勤劳、朴实、淳厚、容忍的个性。
地方艺术种类有:秦腔、汉剧、眉户戏、民歌“信天游”、陕北秧歌、安塞腰鼓、长安古乐等。
名词解释:
“陕北秧歌”——我国汉族民间舞蹈“秧歌”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它长期流传在陕北高原的广大地区,又叫“闹秧歌”、“闹社火”、“闹红火”。从广义上讲是陕北春节一切民间文艺活动的总称,狭义则指秧歌队在广场进行的集体歌舞表演。

(正月十二)
早七点火车到达陕西省省会西安市。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李恩奎同志到车站接我们。匆匆用罢早餐,在陕西民间舞蹈专家李开芳、民间音乐专家李恩魁的陪同下,立即登上专门租用的大轿车,启程向陕北进发。
中午1点左右到达洛川县用午餐。汽车将进县城,就看见一队队身前挎着圆鼓、背扎靠旗的民间舞队穿街而过,他们将要去表演洛川民间特有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洛川蹩鼓”。由于此次田野考察的专题是“陕北秧歌”,下午必须要赶到延安,无奈只得与之擦肩而过。不过我们还是挤出时间参观了洛川县民俗博物馆,虽然只是走马观花,毕竟对洛川的风俗风情有了大致了解。在民俗馆的一个非常醒目的位置,展示了一幅民间舞队表演“洛川蹩鼓”的大幅彩色照片。身在洛川,望着照片上威风凛凛的“武士”和宏大的舞蹈场面,心目中不禁又闪现出刚才与之擦肩而过的“蹩鼓”舞队,恍然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也算是此行之意外收获吧。
傍晚时分,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市。当我们的车从市中的宝塔山经过时,仰望着山上的宝塔,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与甘肃省接壤,南接铜川、咸阳、渭南三市,北连榆林地区。延安处在陕北黄土高原的腹地。黄土地、黄河、窑洞构成了陕北文化最为鲜明、最为直观也最为淳厚的特色。千沟万壑的地理地貌特征决定了延安城市建设对山、川、河进行综合利用。延安的城市,是按照延河的走向来建设的,被延河分割开。
我们早就听说在陕北民间有关于秧歌的一个民谚:“看了‘六六旦’,三天不吃饭。”到了驻地,尚未安顿好,我们就满怀希望地向李开芳同志提出,请他帮助联系,想去拜访“陕北秧歌”著名民间艺人李增恒老人。
李增恒,艺名“六六旦”,1928年生,绥德县就艽园乡蒲家洼村人。十二岁学跳秧歌,因学艺时年龄较小,家中排行老六,以后在秧歌的表演中他扮演的“包头”(女角,又称“旦角”)扮相俊美、舞姿婀娜,特别是他的“跌软腰” 、跑“圆场步”等动作轻盈、飘逸,被群众誉为“水上漂”,当地百姓叫他为 “六六旦”。从此,“六六旦”这个艺名闻名整个陕北,并成为全国著名的民间艺人。1988年,“六六旦”艺人曾随榆林民间艺术团出访法国、瑞士、俄罗斯等国,受到国际友人的普遍赞誉。尽管今天我们见到的“六六旦”现已年过花甲,但仍能惟妙惟肖地塑造出陕北妙龄少女天真可爱的动人形象。
饭后不大工夫,闻讯老人要来到宾馆看望我们,真令我们喜出望外!已近耄耋之年的“六六旦”精神矍铄,步履轻盈,顾盼之间,风采依然。我们恭敬地请他来到宿舍。略事寒暄,陕北秧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谈话的主题。由于我们听不大懂陕北话,李恩魁同志就临时担当起“翻译”的角色。
“六六旦”用平和质朴的语气,为我们简述了一个民间秧歌艺人的成长历程。说起1955年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期间,毛主席亲自看他表演陕北秧歌《踢场子》时的情景,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他一再表示对共产党的感激,说自己是一个农民,对现在生活很满足。
我们向老艺人详细询问了有关陕北秧歌活动的民俗风情、舞蹈风格、服饰化妆、动作特点以及传承情况。
一谈起秧歌,老艺人就立即生发出一种抑制不住的激情。“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他先是坐着,边说边唱边用双手比划,后来索性站起身,在室内狭小的空间里,边演示边讲解表演《踢场子》“包头”(女角,又称“旦角”)的艺术特色和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发展的体会。他介绍说:1955年以前,《踢场子》中的“跨鼓子”(男角,又称“生角”)都是挂着长胡须;“包头”都是由男子扮演,仿照戏曲中的旦角“贴片子”“梳大头”。1955年去北京之前在西安排练时,有人提问:(这个双人舞中的)“少女和那个戴长胡子的老汉是什么关系?”在省上专家的提议下,我对《踢场子》的服装、化妆进行了改革,男角从此不再戴胡子,女角不再“梳大头”,使表现两个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的舞蹈,动作更加活泼生动,更加易于人物性格的刻画。
老艺人生动的解说和精彩的表演,不时引起我们的阵阵掌声。
传统陕北秧歌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有着虽松散却又较为固定的程序:“谒庙”,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到庙中唱秧歌拜神敬神,求神保佑秧歌活动万事顺利。“过街秧歌”、“排门秧歌”也叫“沿门秧歌”,即秧歌队挨门挨户表演拜年。“彩门秧歌”(秧歌队到其他村子去拜年,对方秧歌队要在村口搭起的彩门前迎接,用唱秧歌的方式提出各种刁钻问题,来拜年的秧歌队要都答对了方可进村。“转九曲”俗称“九曲秧歌”,或称“转灯”,多在元宵节观灯时举行,是陕北流传的一种有声有势的群众性民俗活动。相传是从姜子牙的黄河兵阵图发展形成的,因而又有“九曲黄河阵”之说。阵设东、西、南、北、中、太宫、月宫、罗睺、计都九个城子,由三百六十一棵竹杆组成曲折回旋的阵式(代表361天,天天保平安之意),每棵杆顶都点有各色彩纸围起来的蜡烛。村民们在秧歌队的引领下进阵绕行而出,以求一年平安。转完“九曲黄河阵”,一年一度的秧歌活动就告结束了。
李增恒老人告诉我们:从前,布“九曲黄河阵”不是用竹竿,而是堆起361个约二三十厘米高的小土堆,每个小土堆上放一盏洋芋灯(用半个洋芋挖成碗状,放入麻油、棉花捻点燃)。他还介绍了传统“转九曲”时的仪式、顺序和歌词大意。有些细节是从未听说过的。由于时代的变迁,这种原始形态的“转九曲”活动,目前在一般的乡村已不多见了,据说只有到很偏远的山村也许还能看到,也许永远看不到了。
《踢场子》作为陕北秧歌舞蹈中的精华,也是李增恒老人六十年来为之倾尽心血、造就辉煌的优秀民间舞蹈品种,其传承问题是我们最为关注的。谈及此,老艺人心情显得格外沉重。他反复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学了。有些人在外面说是我的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把我的艺术学到手。我真的愿意把我的艺术流传下去,没办法,后继无人呀。”望着有些无奈的“六六旦”,我们的心里感到沉甸甸的。我们能为他,为如此优秀的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做些什么呢?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近午夜。应我们的请求,李增恒老人明天将陪我们一起前往绥德。送老人出门时,望着渐渐远去的老艺人,我们几个被尊称为专家的民间舞蹈工作者,不约而同地有了一种渐渐清晰的感觉:在我们寻找传统舞蹈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在寻找着一种力量,一种草根的力量,一种植根于大地的生命的力量,也许这才是我们真正寻找的东西吧。

(正月十三)
本计划清早起程赶往榆林市绥德县,无奈延安的天气实在太冷了,夜间的气温竞低至零下十五、六度,把我们停放在大街上的大轿车给冻住了,因为还没过十五,许多的修理铺还没开门,司机师傅想了许多办法也无法将汽车解冻,我们只好边修理边等着太阳出来。本来这次到延安想看看宝塔山和延水河,只因安排太紧未能实现,这样一来真是天助我们也。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我们看了宝塔山、杨家岭、延安大学窑洞群等,最终如愿以偿。延安市位于陕北高原、延河中游的中国革命圣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37—1947年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了敌后的抗日战争和全国的解放战争。这里还是革命文艺和新秧歌运动的策源地。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与革命文艺传统使陕北秧歌形成了独特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当年共产党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革命根据地,除了它的地理优势外,我想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地民风淳朴,在这一点上陕北秧歌的风格就有体现,无论从歌曲的旋律,歌词的内容,舞蹈动作的韵律都能说明。都能感受到老区乡亲们质朴、赤诚的情怀。
中午起程,李增恒老人与我们同行。下午到达绥德县,住开元宾馆(窑洞宾馆)。绥德有天下名县之称,是陕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我们通常所说的陕北话就指绥德、米脂一带的方言。它地处交通枢纽,商贸发达,而且自古出艺人,如:刘炽、刘峰、鞠秀芬等。
晚5点我们出发前往40里外的钱嘉河村,刚进村我们就听见有锣鼓唢呐声,于是马上抄起相机朝锣鼓声跑去,原来村中秧歌队正在挨家逐户拜年,俗称“沿门子”,也叫“排门”,属拜年娱人表演。过去“排门”有严格讲究,即必须根据本地、本村群众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地位、门第高低进行。次序为先富后贫、先官后民、先东后四、先高后低。现在打破了这种陈规陋习,排门顺序由秧歌队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平等对待,但必须挨门逐户的向大家拜年问好,家家户户也要给秧歌队赏钱或糖果烟酒等食品,以报答谢之情。人们认为秧歌队进院入户唱唱跳跳、吹吹敲敲可以驱邪避疫、消灾免难,这是古人驱傩的一种遗风。
我们赶到时,20几人的秧歌队正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唱、有跳、有吹、有奏的表演,户主人面带喜悦端着一盘糖块和香烟正在向看秧歌的乡亲们发放,扭秧歌的人大部分是年轻人,还有许多儿童,有的身穿彩服,头戴绢花,手拿扇子、手绢,有的手拿拂尘,有的手举花伞,有的身着便装,曲调是很熟悉的陕北民歌调,中间音乐停止时,伞头说唱着一些吉利话,大意是因家而定,当时这家院子里有两棵枣树,伞头就唱:两颗枣树能给主家带来好运等等。舞罢,秧歌队又要换门户了,我们也跟着秧歌队到了另一家,这时老艺人“六六旦”也赶到这里,在大家的欢呼中,老人与县文化馆的一位同志一起表演了一场二人踢场子。使我们真正领略了这位民间艺术家的风采。
锣鼓响起,“六六旦”老人的身体开始活动起来,顷刻间变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只见他转身、靠肩、侧倾、卧鱼,妩媚之态,完全充盈于一提一放之间。女性动作轻柔秀美、稳重太方,男性则粗犷敏捷、奔放刚健。整个表演节奏流畅、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静相依、刚柔相济。这种二人场子称“文场子”,绥德、米脂两地均属此流派。“武场子”,又称“硬场子” 以突出男性的武艺为特点,由于舞蹈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拳术,使其显示深厚的功夫特点,以吴堡、清涧两地为代表。
我们将精彩的表演收入了镜头,带着满足的喜悦,开始下一项活动——吃完饭。晚饭我们用得好艰辛,因为要爬到近30层楼高的山腰上去用。县文化局朱维权局长一家要招待我们全体人。当我们陆陆续续爬到朱局长家时,体力感到有些不支,想象不到当年老百姓是怎样将水桶担上来的。不过在这接近山顶四分之一处的院落让我们产生了兴趣,平整、干净的小院里(无院墙),院西有两个大磨盘,上贴两张红纸,左写青龙,右写白虎,院中还有自来水,坐北朝南一排高大的窑洞。
我们十几个人很快地将两个窑洞的热炕上填满,脱了鞋坐在温暖的炕头上真的好惬意,主人马上把饭端了上来,首先上的是一大花洗脸盆装的粥,这不是普通的粥,叫“钱钱饭”,是用各种豆和小米熬制成的,其中的黄豆是压扁以后才熬的,像铜钱,是招待贵客的饭,还有炖洋芋(土豆),黄面豆包,油糕等。窑洞外寒风凛冽,窑洞内饭菜热气腾腾,如今这里老百姓的日子还不算富裕,但我们感到了乡亲们火热的心。
望着山坡上下成块的土地,让人不禁佩服黄土高原人的艰苦毅力,把这片穷山恶水变成养育生命的沃土。想当年,就是这里为中国创造了又一个以穷胜富、以弱胜强的历史奇迹。这里的人虽穷,但他们的热情与诚恳却是叫人难忘的,往后故地重游的机会虽然不大,但我们却永远会记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住着一群善良、默默耕耘的人们。
晚饭后的活动是“转九曲”,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叽哩咕噜底往山下小跑。我们来到有大半个篮球场样的空田地,场地内已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白天秧歌队以及各种形式的舞蹈——挨家献技献艺,晚上带领乡亲进行“转九曲”直至深夜。
“转九曲”开始了,首先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跪在临时搭建的七十二位神像前,进行请神、安神仪式,唱词大意是:东南西北风压定,七十二位诸神听分明,今夜来观灯,您老把它风压定,今晚好观灯。接下来由秧歌队伞头带头进入面朝东搭建的彩门(很简陋)灯阵中,无数百姓跟随其后争先参加转游,我们也随着大家涌进了灯海里。盏盏灯火在夜空下闪烁,映照着一个个欢愉的脸庞。相传转了九曲可以消灾免难保平安,九曲转毕,百姓们要争先恐后地抢灯,能抢到一盏灯,来年必有大喜大福。九曲旁边还有一“火塔塔”(用大块煤炭垒成塔形燃烧)是必须要转的。丈把高的炭火堆,燃烧得呼呼作响,热浪炙烤着你推我搡围转的人们,我们时时的被挤出圈外,再挤进去。“火”使人联想到远古,也联想到来年的红火日子,最后秧歌队还要举行送神仪式。
现如今陕北老百姓的日子虽然好多了,但还是清贫的,但洋溢在她们脸上的笑容的发自内心的,“闹秧歌”、“转九曲”是他们自愿的,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分割不开的。

(正月十四)
一大早我们登上了绥德县里的一座小山,参观了扶苏墓(秦始皇之长子)和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博物馆,还下到汉墓里拍照。五十年代初,在陕北绥德、米脂等县出土了大批汉代画像石,证实远在东汉时期,陕北就有了相当丰富、生动的古代乐舞和百戏活动。1984年在绥德出土的一尊汉舞俑,其姿态颇似当今陕北“踢场子”中“挎鼓子”表演的“金鸡独立”。1983年,在延安地区甘泉县出土的宋金画像砖,更是一幅极为珍贵的秧歌舞蹈形象。这块画像砖的出土,证实我国宋金时期的陕北秧歌已经在民间广泛活动,为探讨秧歌的源流提供了可靠的文物例证。博物馆馆长王建勤向我们介绍说,现馆内藏有200多块很珍贵的汉画像砖石,但遗憾的是由于经费不足,不能很好的展览和保护,现镶嵌在墙上供展览的砖石画像,都没有玻璃罩,极易风化。当时我们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焦急的神情,又是无奈。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市容,在号称天下第一楼的大牌坊前驻足拍照。
启程前往佳县,途经四十里铺后街村时,发现村中正在闹“排门秧歌”,我们顾不上刺骨的寒风和慢天扬起的黄土,跳下车艰难地向山上奔去。随着鼓声的召唤我们来到了一家窑洞前,这家看起来比较富裕,窑洞的门脸用白瓷砖镶嵌,院墙是用砖垒砌,院中心的空场中正有男女二人踢场子,伴奏音乐是《妹妹你坐船头》的旋律。看那女农民的一招一时还真有点“六六旦”的味道。小场子,俗称“闹回回”。有二人、三人、四人或多人的不同表演形式,舞蹈以各拳术套路和秧歌舞步结合,根据演唱的内容也做一些即兴式的生活动作。至今流传的“陕北踢场子”就从这种形式演变而来。内容多表现青年男女间的嬉戏逗趣。正当二人跳得起劲时,女演员的绿色彩裤掉落了下了,女子赶快脱下,人群中响起善起的哄笑,一切显得是那样自然,我们使用着各种照相器材,极力的抓住每一瞬间。二人小场子跳完后,接下来是一部名为《赶花轿》的现代小戏,反映喜事新办的故事,演员表演即夸张又真实,很生动,老百姓愿意看。剧本由县剧团创作,可见创作是需要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这样才能贴近百姓,做到真正为老百姓创作。没等小戏演完我们撤回车里,因为大部分人在等我们,回到车上我们才发现相机已灌满了黄土,几乎看不见镜头,可想而知我们的头上和身上了是什么样子了,不过还好,收获满大。
下午到达佳县。佳县是个建在山顶的小镇,视野极为开阔。趁太阳还没落山,我们直接上了白云山,从白云山底到山顶的道观,是一道直来直去如同天梯一样的台阶,有些泰山十八盘的气势。白云观是道教圣地。庙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该庙观以真武大帝(即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为主神,配以玉皇、三清天尊、天地水三宫、五行老祖、六十元辰星君、东海大帝、关圣帝君、西天如来、冥府闫君、魁星、文昌、送子娘娘、赐福财神等诸神,共建有大小庙宇五十四座,是一座诸神众多的庙院。据说当年毛泽东还在此抽过签。我们拜访了老道长,进行了交谈,拍照。随后驱车来到县城中,入住县粮食宾馆。

(正月十五)
这天的任务是中午看县里组织的秧歌大赛。八点起床、吃饭完毕。我们发现所带的胶卷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决定到城中去购买。我们一行四人刚走出宾馆,发现有一文具店,推门进去,店中无顾客,只有老板一人,再仔细一看,老板的脸上竟然画着很浓的彩妆,康老师上去问道:您化妆是不是为了闹秧歌?老板回答是。看来在这个小城中闹秧歌是一件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大事,它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是一年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当你站在这黄土高坡时,远望连绵不断干涸的黄土山,这种感觉愈加强烈,贫穷的老百姓,秧歌是你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你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的悲歌。我突然发现“六六旦”老人不知在什么地方已悄然与我们分别,我联想到老人讲的一件事:文革时期,上面有人批斗老人,但一再强调说,我们不是在批你这个人,而是在批你的秧歌,可“六六旦”老人却说:我就是秧歌呀!
佳县很小,是榆林地区最比较贫穷的一个县,从县城的外貌就可看出。但是由政府出面的秧歌大赛是一定要搞的,过节不闹秧歌,老百姓就会有意见。一年一度的秧歌大赛成了目前佳县的民俗活动。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买完胶卷,就赶快往秧歌大赛的地点体育场走去,在街上时时就有秧歌队扭过。我们赶到体育场时已经有人在等候了,观察了一阵地形,觉得只有主席台上是拍照的最佳位置,经过交涉,我们被热情的安排在主席台的第二排就座,很荣幸的是,我们的前排是佳县县委领导。不久秧歌队就陆续地扭进了体育场。这次大赛是由七支秧歌队组成,它们将按顺序在主席台前展示风采,然后到指定位置给老百姓表演。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唢呐声(乐队都坐在卡车上伴奏),一队队艳丽的秧歌群来到了主席台前,有的是企业组织的,有的是行政单位组织的,看着那整齐划一的动作,是进行过精心排练的,每队前都有一位精神旺盛的女领队,身着现代高档服饰,手拿小旗或小棍指挥动作,引领队伍。随着体育场里的人越来越多,台上领导的脸色越来越紧张,主管领导拿起话筒,开始讲话,大意是表演完的队伍赶快撤离体育场。原定是表演完后到场内指定地点继续演出,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诺大的体育场内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如有大量拥挤,是会产生危险的,县里领导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让秧歌队表演完后赶快撤离。我们站在台上抓紧我们的拍照工作,心里暗自庆幸,如果在台下,只能光拍人脑袋了。转眼的工夫比赛就完了,好像还没有看够,只有等到来年了。
下午四点我们从佳县出发,一个半小时之后到达米脂。在广袤雄浑的黄土高原腹地,在桀骜不驯的无定河中游,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塞北历史文化名城——米脂。
  米脂古称银州,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她的开发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境内发现的大量仰韶、龙山文化遗物来看,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劳作、生息、繁衍。千年小城米脂镇,建于宋元丰四年(1081)。现在的米脂新城,别具一格,由一排排加固的窑洞环围而成,不愧为我国城建史上的一朵艺术奇葩。米脂虽为山区小县,但从炎黄文明的萌发阶段起,她几经变迁,历尽沧桑,以其独特的贡献和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明末,农民英雄李自成从这里扯起闯旗,马踏幽燕,定鼎北京,浓墨重彩导演了中国历史上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喜剧。
米脂是陕北文化沉淀的富集区,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米脂文化源远流长,带有浓厚的黄土气息和强烈的黄河气派,淳厚、朴素。浓厚的群众文化氛围又为文化县赢得了小戏之乡的雅称。特别是逢年便闹、逢喜便闹的秧歌,龙腾虎跃,热情奔放。元宵节,花灯下,耍狮子、踢场子、转九曲、打腰鼓、放礼花、跑毛驴、唱大戏、吹唢呐,红火异常,热闹非凡。  
车进入米脂县城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塑像,这个塑像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没想到在出美女的米脂县还会出现这么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早就听说米脂的婆姨长得漂亮,据说三国时期的美女貂婵就是米脂人,所以一到米脂我们就到处寻摸,走在大街上,我们的目光一直追随着米脂的妇女,想看究竟有什么特点。
我们下榻的米脂宾馆离晚上“转九曲”的地点很近。晚7点我们来到了米脂县“转九曲”的场地。这里好像是一运动场,现已变成灯的海洋,灯海中已涌满了成百上千人的身影,361根两米多高的竹竿上挂满了彩灯,布成一迷宫似的方阵,与钱嘉河村不同的是,这里的场面大,在朝南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各有一用纸扎成的的巨大彩门楼,上写龙凤呈祥等吉祥字样。高高的竹竿上挂的是通了电的灯泡,杆与杆之间有横杆链接。这里没有秧歌队带头及设神位、请神和送神仪式。而有一种现代都市气息。
当地老百姓有这样的传说,进了九曲就不能半路跑出来和不按照路线走,否则会变成驴子。上次在钱嘉河村由于我们的无知和工作的需要,出出进进了好几次,这次可不能再犯错误了,随后我们毅然绝然地加入了人潮之中。头顶着饱满明亮的月亮,脚下踢趟着陕北的黄土,在这美丽的灯海里,我们做了一次陕北人。每过一道门,我们的心中就祈祷一遍:愿我们黄土地上的兄弟姐妹们年年平安!
刚出了九曲阵的门,附近的小山上就放起了烟花,辉煌而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山上的娘娘庙在光影中依稀可见。一时间真的忘了自己身处哪里。身旁熊熊燃烧的“火塔塔”让我从朦胧中清醒,再寻找同行人,已早不知去向了。
回到宾馆,县里有两位领导来看我们。我们问到关于“转九曲”变化时,县文体事业局局长乔雄波用平静的口吻告诉我们:是变了。
是变了!我们心里惊讶着他的“态度”,难道成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文化就这样随它变了?但冷静之后我们思考到:“转九曲”从形式上是有一些变化,彩门搭的绚丽多彩,再配上时代的灯光,游转的人群身着时装,青年男女结伴而行,山头燃放着现代化的烟火,一派都市文化充斥其中。但是“转九曲”的功能没变,本质没变,根没变——这就是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陕北也在发展,人们的审美在变化,再让都市繁忙的人们去制作洋芋灯?是不现实的。在我们内心遗憾的同时,应要用理智的思维去对待这些变化。社会的发展总会淘汰一些东西,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舞蹈等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生存的环境愈来愈脆弱。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正月十六)
一年的娱乐活动到今日已全部结束。在返程的开始,我们去参观了米脂县妇女纪念馆和李自成行宫。在米脂中学内有一座小山叫盘龙山,山上就是有名的李自成行官,现在已改为李自成纪念馆,展出李自成的事迹和一些珍贵文物。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陕北人过去的生活状况,灾荒年间,老百姓竟然沦落到了人吃人的境地。正殿展厅中展出的是米脂杰出妇女的照片和介绍,从延安时期到现在的都有,从照片上看米脂的婆姨的确漂亮。与米脂铁骨男儿千秋伟业交相辉映的,是米脂“半边天”的辉煌。“米脂婆姨绥德汉”这句中华大地几乎妇幼皆知的民谣,深刻揭示了米脂婆姨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米脂婆姨也成为米脂特定的一种文化现象。米脂婆姨征服人的不仅仅是她们的天姿丽质,更在于她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战场上的叱咤风云的女英雄,和平时期德高望重的女领导,学术界成绩斐然的女学者,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女专家,生活中任劳任怨的贤妻良母,事业上敢闯敢拼的女强者……不同时期、方方面面功勋卓著的米脂婆姨,集中展示了东方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米脂婆姨是中华妇女的杰出代表,米脂婆姨是时代的佼佼者!
在和黄土高坡面对了五天以后,新鲜淡去,车窗外是重复的黄土,那千沟万壑一片浑黄,我现在都闭目难忘。
经过一整天的的颠簸,晚8点我们终于回到了西安。

(正月十七)
上午我们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下午登上了返京的列车。考察任务圆满结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陕西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繁衍生息着生在黄土地,长在黄土地,死后也愿化做一抔黄土的人们。无论是舞或歌都可以为一个“土”字所概括。土得清新,土得可爱,土得热烈。从舞中你尽可结识粗犷豪爽的汉子和柔美飘逸的妹子,你可以看到“万般灯火阑珊” 的山村“灯节”景象。那舞里涌动着一方百姓的苦闷、欢乐、满足与期盼,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同那绵延千里的黄土高原一般深厚,在黄河两岸代代传承不绝。
贫瘠土地上的闭塞与沉闷使人性中的感情抒发受到了压抑,而人们又无时不在寻求机会来宣泄情绪,歌舞方式就形成了特定条件下当地人的惟一选择。从正月初五到十五“灯节”的十天之间,无论气候由多么寒冷,也阻挡不住勤劳、乐观的陕北人。


此次考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共完成图片624张,录像500分钟。采访记录上万余字。
我们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聘请该所李开芳、李恩魁先生为本课题专家组成员,承担民间舞蹈陕西部分数据库资料收集整理和编写工作。

 


《 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民间舞蹈课题组》

执笔:胡晶莹
2004-3-25

::网站搜索::
关键字:
搜 索:
::相关民俗文化::
·陕北民间舞蹈考察报告
·论陕北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特征
·平利的民间舞蹈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 网站留言
陕ICP备05004950号-== 陕西旅游资料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