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歌是产生流传在紫阳一带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
紫阳民歌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等和“新民歌”3个大类、十几个曲种。其音乐风格大多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劳动号子是紫阳民歌的基础,而船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内核,在紫阳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风格粗犷豪迈,音调、节奏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山歌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最能代表山区特点的民歌,山歌歌词有很多是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见景生情,随编随唱,大多是表现爱情的;小调和山歌一样量大面广,歌词较为固定,其风格特点是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个人感情色彩;风俗歌曲是流传较广的民间口头文艺形式,是一种即兴创作歌曲,见啥唱啥,想啥唱啥,是反映紫阳人民生活习俗的歌曲,是紫阳民间举行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时所唱的歌曲;新民歌是新时代和新生活的产物,是解放后编创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较浓政治气息的新创紫阳民歌。
20世纪50年代,紫阳民歌被陕西省音协、陕西省艺术馆和西安音乐院的专家、教授和工作人员在紫阳采风发现后,迅速红遍陕西,成为历次全省群众文艺调演的精品节目,并多次获奖。60年代,紫阳文艺工作者运用紫阳民歌首创了紫阳民歌剧这一新兴剧种,被列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70年代,紫阳民歌进入鼎盛时期。1972年,由刘培森作词、李三存作曲的紫阳民歌《春到茶山一片新》被中央军委选送到福建前线对台广播。1975年7月,陕西省群众音乐活动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紫阳民歌成为全省民间艺术的一个典范。80年代初,紫阳的文艺工作者经大规模采风,采录到紫阳民歌及民间故事传说数千件,整理后编印民歌十册,故事传说5册,作为资料长期留存下来。2002年10月,紫阳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民歌之乡”,被陕西省音协确定为“陕西民歌创新基地”。2003年3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