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中有一通“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其碑文与大慈恩寺寺内大雁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碑文一样出于唐太宗李世民之手可是人们却把它叫做“千金帖”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法师自贞观三年去天竺取经经历西域十六国搜集了六百五十七部梵文佛经启程回国。贞观十九年达到长安奉敕在长安弘福寺潜心译经。玄奘上书请求唐太宗为全部经文写序太宗欣然应允。贞观二十二年序文写就又由太子李治写了述记。玄奘和佛徒们认为这“序”是最有权威的“护法宝”因而纷纷刻之亍碑石以志永存传世。玄奘先请唐代名书法家褚遂良用楷书书就刻之于石立于自己的藏经浮图——大雁塔下因之世称“雁塔圣教序”。
与此同时弘福寺和尚产生了一个更宏大的刻碑意愿他(怀仁和尚)上殿面君奏道:“为了使陛下所书之序能永存于世臣僧将邀请一位书圣来抄写序文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谁?”
“草圣王羲之。”
“哈哈哈!”太宗龙颜大悦“朕一生唯雅好王羲之大师之字如能使前朝草圣由天而降书写碑文朕当拜之为师可惜此皆白日之梦耳!”
怀仁和尚正色地奏道:“非梦也!臣思之只要圣上下一道旨号令天下广征王羲之墨迹命臣僧辨识、精选之还怕碑文不成吗?”
唐太宗闻言龙颜大悦准了怀仁所奏并封怀仁为征字刻碑总管禅师专管征字、选字、集字和刻碑事宜。怀仁领旨后兴冲冲地走了。
于是怀仁便开始了这项费时、费事的艰巨“工程”。有时他获知某某人藏有王羲之的墨迹不论路程多远他立即上门求借;有的王羲之墨迹藏有者贪财他便用重金收购。他不怕劳累地从征集来的大量王羲之的墨迹中筛选集字为此损害了健康倒贴进不少银两资财也在所不惜。这是因为怀仁本身也是一位书法家、一个王羲之草书的爱好者他的集字刻碑不完全是为了迎合太宗皇帝的喜好而是当作一项书法事业去潜心从事的。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太宗写成序文时开始直到唐高宗咸亨三年怀仁和尚整整干了二十四个年头方才完成了集字和刻碑的任务。因为在集字的过程中为了补齐所缺之字曾经在全国以重金征购因此历史上又流传了王羲之一字值千金的佳话这块历尽怀仁千辛万苦所刻成的名碑也就获得了“千金帖”的美称。又因为碑额下方横刻着七个佛象所以民间也有叫它“七佛圣教碑”的。
怀仁集成的这通“千金帖”---《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以王羲之书法的特有风姿记载了玄奘法师天竺取经繁荣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功绩。这通珍贵的名碑也是丝绸之路通中、南亚的最好佐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