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3-10-6 行程:绥德----吴堡 昨天到绥德汽车站的时候就听说去吴堡的路正在修,要绕道米脂,佳县再到吴堡,所以考虑要不要先到靖边。不过到靖边的话再去吴堡就要绕回来了,想把榆林作为旅行的终点,而且《藏羚羊》中描述的古城和黄河边的夕阳散步实在很吸引人,所以举棋不定,看看路况再决定。 一早到车站,正有车去吴堡,小中巴三个小时就能到,想想明天再去靖边也可以,便上车。这一决定实在“高明”,因为在这条路上,终于见到了想象中黄土高原。 一开始车在乡间小道上奔驰了两个小时,路逐渐开阔起来,高原的气势越来越明显。汽车穿行于黄土高原之中,蓝蓝的天空,阳光洒在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窑洞、不知名的野花,勤劳的人们…….想象中的黄土地就是这个样子了。把头靠在窗子上,仰望着天空,随着弯曲的公路盘旋,远路的高原无尽地伸展,秋天的高原透着一股绿意,不时有窑洞闪过,突然觉得生活的宽广,不知道这样的风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磨难,而这儿的人们世世代代过着怎样的生活?可能在都市人的眼里,这里的生活无疑意味着贫穷、落后和不值一屑,但是千百年来,他们就是这样生生不息。来之前《任逍遥》的访谈中,贾樟柯提到对于生活的理解,谁都是一样的。是的,幸福只是人们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本身就没有统一的标准而言,也没有可比性,全在于个人对生活的感受。突然间觉得自己渺小起来,而原来自以为广阔的空间此刻在这种大气之前也显得渺小,尽管知道回去后,依然还要面对那些困惑,但只要心存这一份广阔,就不会枯竭。嗯,我看到了想看的景色。 到吴堡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这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只有一条主干道,背着包穿行于其中,人们偶尔回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很快就不足为奇了。向人们询问黄河大酒店的方向,就在前面,二十分钟就到了。它的对面就是吴堡宾馆,要了一个能看得见黄河的房间。四楼,房间简单,窗外就是黄河,视野极佳。放下包,吃了碗面。便先到房间休息。 三点半睡够了。下去雇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一路颠簸,半个小时后在山底停下,司机说古城就在对面的山头。答谢,便开始大步走向山头。先下一个长坡,然后往上,山腰上有一群窑洞,住着人家。虽是石头路,走起来却一点也不吃力,山上满是星星点点的野花,休息的时候,黄河就在旁边,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小,一口气爬上山顶,一道门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便是传说中的古城了吧。从主道进去,路边是一座座错落有致的石头房子,大部门已经废弃,它始建于五代十国,北汉政权为吴宝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吴堡县于此,元明清至明国各代,皆为吴堡县城,1947年县城逐废,石砌城埂依山而建,平面不规则圆形,周长1125米,占地约10万平方米,东西南北四门,马面五处,马道一处,城内原有大街一条,店铺十处及衙门、庙宇等石建筑。四十年代大部分毁于侵华日军炮火,城内现有几处清代民居,这便是古城的历史了。四周十分幽静,让人有穿越时空的错觉。由于大部分房子久无人居住,门窗都破了,风一吹,窗纸沙沙作响,在这样阳光的午后,它显得格外的宁静,深深吸一口气,好香的大枣味。随便走进一个院子,门口的地上,石桌上都晒满了红枣,门前还挂着玉米、辣子,典型的北方生活气息。天台上,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晒太阳,看到自己,露出慈祥的微笑,我也报以微笑。此刻,语言的沟通显得无关紧要,此刻,我更希望自己是一只蜜蜂,被花香吸引到这里,自由地飞翔,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不介入的态度让我觉得轻松。穿过一个天台,在一条城边的小路上坐下来,旁边就是百米悬崖,偶尔有蜻蜓随风飞舞,再往下,就是源远流长的黄河,河边的山滩上,点点行人在劳作,水面上小船飘零着,运沙船哄然而过。对面,便是一望无边的群山,星星点点的窑洞成为一种点缀,打开采访机,歌声缓缓流出: 一切就象是电影 比电影还要精彩 如此真实的场景 让我分不出悲喜 这是初次的感觉 我想了解这世界 充满悬念的生活 击打我的心 这是初次的感觉 好像天空般晴朗 ……… 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任凭秋风轻拂在脸上。此刻,要是能用你的相机拍下眼前的风景,那是怎样的美妙?眼前的一切只属于我自己,无人分享,只能一个人珍藏,过去,现在,将来我还要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情景,一个人在这漫漫的旅途中仔细品味着。 如果时间可以回转,我愿意爱得更从容一点,尽管结局不会因此而改变。
我爱这精彩的世界 只因交织着太多的悲喜 我爱这精彩的世界 如梦幻如空花 …….. 曾在我心中的伤痛 如过眼的云烟 初次感觉 心就像天空般晴朗
夕阳西下,把采访机放在上衣口袋中,摇晃着,漫步着下山。《超载》的节奏让我的步伐有了一种随意感,这一刻,无人认识的小镇,我感到无比自由,就像这晴朗的世界。 回到旅馆的时候,太阳快要落山了,便步行到河边的沙滩上,大部分都是当地的人们,小孩们在玩耍,一切都是那么惬意。我要录下这黄河水的声音,很动听。 天黑回旅馆,在集市的小摊上买了1块钱的苹果和梨,有十几个,真是意外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