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动态 游记攻略 旅行社 小吃特产 民俗文化 典故知识 陕西旅游年票 2021翠华山滑雪场  人物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知识 >> 历史知识 >> 蒲城“冷娃”杨虎城
蒲城“冷娃”杨虎城
来源:央视国际 (2007年10月6日13:56)

这是1914年发生在陕西浦城的一件杀人案,被杀的人叫李桢,是蒲城有名的恶霸,平时鱼肉乡里,无恶不作。而杀死恶霸李桢的竟是一个少年。此案一时间轰动了整个蒲城地区。22年后,还是这个少年,又做出了一件轰动全世界的大事!
   
 

    这天夜上,西安的骊山附近突然响起了枪声,当晚住在骊山五间庭里的蒋介石听到枪声后跳窗逃走,不久被活捉。这就是改写中国近代史的西安事变!发动这次政变的是东北军的张学良和西北军总指挥杨虎城。杨虎城,正是22年前那个杀死恶霸李桢的少年。这里是杨虎城在陕西蒲城县城内的故居,这座普通的陕西风格的民居建筑是杨虎城成为一方之主后为母亲修建的。杨虎城,小名九娃,号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一户贫苦农民家中,家乡人都叫他“九娃哥” 。杨虎城的2位夫人和母亲一直在这里居住,第一位夫人叫罗佩兰,第二位夫人叫张惠兰,而杨虎城的第三位夫人谢宝珍,陪伴他走过了一生中的最后岁月。

    这个秋天北风来的比往年都要早些,西安通往蒲城的土路上,一个少年艰难地拉着一辆架子车逆风而行,架子车上竟然是一具尸体!

    少年是15岁的九娃杨虎城!车上拉的是他父亲的尸体!九娃杨虎城的伯父参加反对满清政府的革命活动,官府抓不到他,就把虎城的父亲抓去抵罪,这年秋天虎城的父亲被绞死在西安城门口。当时家中只有母亲和弟弟,年少的虎城步行数百里到西安把父亲的尸体拉回家。少年丧父的巨大悲痛使得他学会了坚强。不久,他就组织了有七户农民参加的“中秋会”,并很快发展成有数百人之多的“刀客”组织。

    陕西刀客大多独来独往,吃一碗油泼面,喉几声秦腔,贩私盐,劫官银,锄强扶弱,他们怀揣两尺铁刀,匿于乡间村落,重信讲义,十足游侠遗风。

    恶霸李祯横行乡里,杨虎城就在一个秋天的夜里杀了这个恶霸,为蒲城的百姓除了一害。其实杨虎城和李桢本来不认识,只是听说了他的“恶行”才愤然将他除掉。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少年虎城的性格特点:那就是非黑既白,绝对不和对手调和,要么你死要么我亡。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日后这个“蒲城”汉子敢动当时中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蒋介石了。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元老于佑任说:“这个陕西“冷娃”!近代陕西才子、文学家吴宓,曾将陕西“冷娃”这种群体性格概括为:生、冷、蹭、倔。在关中方言中,“冷娃”的“冷”字,其含义可以说比较丰富:说话办事不善察言观色直来直去出人意外的冷不丁,是这种“冷”;外表冷峻,寡言少语,是这种“冷”;认死理,一根筋,八头牛也拉不回,也是这种“冷”。称一个人为“冷娃”,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有惊叹、欣赏、赞许的含义。这种“冷娃”的性格在今天的蒲城地区的一些民俗中间还能见到。

    这是蒲城的山西村,村中正在举行每年一次的打秋千活动,每到夜幕降临,村民偏爱点燃柴火在火堆上打秋千,这就更增加了难度和惊险刺激。相传荡秋千本来是北方游牧部落的一种游戏。战国时期,齐桓公北征时,才将这种游戏带到汉族地区来。蒲城人打秋千的历史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老人说有这个村子就有打秋千的游戏了。

    这是杨虎城青年时代做的一首诗,诗词质朴豪迈,颇能显现出青年时代杨虎城的性格特点:那就是扶弱济困,有古代游侠之风;杀富济贫,好比秦汉剑客之举。做这首诗时候,杨虎城和他的刀客兄弟已经加入了同盟会。

 
杨虎城
    袁世凯称帝,杨虎城任反袁的靖国军支队司令,率部与皖系军阀和北洋政府的八省援陕军对抗。1922年初,几乎所有的靖国军部属均接受直系军阀的收编,惟有杨虎城誓不投降。192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派率7万人入陕,包围西安城长达八个月,杨虎城奋勇抗击,以孤军同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抗争,城中粮食断绝,百姓食树皮草根裹腹。

    据说当时为了提高士气,杨虎城曾调集几百面尧山大鼓敲击来鼓舞士兵。这就是蒲城地区的尧山大鼓。现在尧山周围乡镇村庄,几乎每一个村子在农历4月清明前后都要举行有尧山大鼓的表演,尧山大鼓气势宏伟,颇能反映出蒲成的民间风貌。

    这里冷娃性格中“轴” 的特点发挥出来﹗是一根筋﹗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当年杨虎城发誓,一但西安被攻破,他就在钟楼自杀!为防止敌人利用他母亲来要挟他,他命令,任何人不准将有关他母亲的消息向他报告,否则军法处置。杨虎城所以怕敌人用他母亲来要挟他,是因为他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其实,“冷娃”面冷心不冷。长安战役后的一天,正在军中的杨虎城接到了母亲从蒲城邮寄来的信,信中称老人身体不好,让虎城速速回家探望。虎成赶紧回到“蒲城”的家中。但是母亲正好好的在家中呢。原来,蒲城一个老中医非常仰慕杨虎城的英雄人格,主动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杨虎城。虎城的母亲很喜欢这个孝顺的女孩子,就写信给正在军中的虎城,称自己生病了让他回家来,虎城回家后才知道母亲的心意,孝顺的虎城奉母命跟这个女孩子结了婚。

    这个女孩就是杨虎城的的第二位夫人张蕙兰,杨虎城和第一位夫人罗佩兰是在军队中认识的。1922年,罗佩兰生下了第一个长子拯民,杨虎城欣喜若狂。这是当时他写给家人的几封书信。

    在信中,杨虎城对母亲的饮食起居详细的问候,还叮嘱第二位夫人张惠兰照顾好正在生孩子的罗佩兰,他在信中写到:饮食起居一切小心,孩子奶水不知能否够吃,现在雇有奶子没有?请速速雇人,即便多费些钱亦不要紧。

    由于常年在外,杨虎城回家的机会很少,贤惠的张惠兰一直默默无闻地操持着家务。罗佩兰生下第2个孩子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两个孩子也是张慧兰照顾长大的。

    杨虎城给第一个孩子起名“拯民”意思是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这种拯救民众,拯救国家的情怀贯穿了杨虎城一生的追求。后来他的几个孩子的名字中也都有这个“拯”字,杨拯英,杨拯美,杨拯中......

    作为一个没有念过几天书的普通妇女,张惠兰日后表现出了她极其不平凡的一面,杨虎城被杀害后,张惠兰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也相继夭折。在巨大的悲痛里,她还坚持把虎成第一位夫人和第三位夫人留下的几个孩子养大成人。性格坚毅,品德高尚的张惠兰在2000年去世,她被破格安葬在杨虎城烈士陵园内。

    老人上学的这所小学叫孙镇培民小学,就坐落在杨虎城出生的“蒲城”甘北村,这是当时出任陕西省主席的杨虎城自己出钱建成的。

    据杨恒志说,他们家里周围村子里的小孩子都到这所不收钱的学校来上学,附近村子里再也没有因为没钱而念不起书的孩子了。

    杨虎城自己出身贫寒,小时侯只念过一年多的私塾,由于识字不多,工作中的杨虎城遇到很多不便,后来,为了应对繁忙的公务,他只能主要依靠“听”来学习。他的听觉非常敏锐、记忆力很强、只要念的清楚,无论多快他都能记住。因为自己上不起学而同情念不起书的穷孩子,我们看到杨虎城对待家乡蒲城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单是给了蒲城人民,更给可整个陕西人民,整个中国。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日后他会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而能牺牲自己。

    这所中学叫尧山中学,是陕西省重点中学之一。也是1934年杨虎城当陕西省政府主席时候自己出钱创办的一所高级中学。学校当时占地180亩,包括教室十二间,师生宿舍八幢,办公室、食堂、走廊一百多间。考虑到学校的经费来源,杨虎城还筹办了咸阳炼油厂补充学校的经费,另外还在蒲城的洛河边购置了三千多亩水天作为学校的资产。

    他计划先是建一个中学,一个农业技校,在建一所师范一所大专,还要在周围建十几所小学,形成一个学校群。

    但是,他的宏伟的教育计划却因为一件事而中断了。1935年的一个星期五,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突然播出一条消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决定撤消了杨虎城陕西省政府主席的职务。

    这次撤消杨虎城职务,事先并没有通知杨虎城,是蒋介石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进行的。这是杨虎城所不能忍受的耻辱。他说:“官不做没有关系,这种做法太恶劣了。”

    杨虎城被免去省主席职务后,就回家乡蒲城过了一段隐居的生活。这里就是当年杨虎城在蒲城甘北村的故居,这个窑洞是故居花园里一处避暑用的房间,在窑洞上方有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的字是:“聊以拟伏腊”这是1934年花园建成时写的。这几个字的意思是暂且用来作为冬季避寒,夏季避暑的地方。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她住在西安市内的一个安静的小楼房内,她叫杨拯美,是杨虎城和谢保珍的2女儿,老人还珍藏着一些当年父母留下的照片,她给我们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位伟大女性对自己的大英雄的丈夫忠贞不于的爱情故事。谢宝珍原本是奉党组织的命令到杨虎城军中做宣传工作的,可是,英雄虎胆的冷娃杨虎城深深打动了她的心,她最终嫁给了杨虎城。

    西安事变后不到一年,蒋介石就对杨虎城进行了报复,逼着他出国考察。

    杨虎城刚刚抵达旧金山,国内就传来日军进攻卢沟桥的消息,他当即致电好友宋子文:“日寇进迫,国将不国,弟以革命军人,何忍此时逍遥国外,拟由旧金山返国抗敌。”后来他又多次打电报给蒋介石,要求回国抗战,都遭到蒋的拒绝。

    绕过层层阻碍,杨虎城最后还是回到了祖国。1937年12月2日,刚刚到达南昌的杨虎城就被蒋介石派来的特务拘禁起来。

    1937年---1945年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又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在庆祝国共合作的声浪里,在蒋介石如日中天里的声望里,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声里,在蒋介石国民党“开放言论、集中人才、赦免政治犯”的谈话里。中国,在走向自由,杨虎城,在失掉自由!

    其实,他本可以避免这种悲剧命运,可是,是一腔抗日热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性格让他无怨无悔。

    杨虎城被关押到贵州西烽的一个山洞内,谢葆珍主动向上级请示要去探望狱中的杨虎城。

    杨虎城本来有机会出来,蒋介石曾经说:只要他写悔过书,就放他出来,、杨虎城又一次表现出了“宁折不弯,不肯就范”的冷娃性格,他说:我为了国家民族,无罪可悔。

    采访:杨虎城女儿 杨拯美

    但是她为什么带上我那个哥哥杨拯忠,她觉得带一个孩子去以后,对我父亲是一个安慰,所以当时就一定要去,她就带着孩子,她知道去了以后不一定能回来,这个她也明白,所以后来在监狱里,特务知道谢葆珍是共产党员。

    在狱中,谢保真与杨虎城度过了9年的囚禁生活。两个人再也没有回到家乡蒲城。杨虎城的幼女杨拯贵也是在狱中出生的,谢葆珍最终没能陪着丈夫走完自己的人生路,1947年不幸死于狱中。

    1949年9月,解放军开始向西南,西北进军,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在重庆的戴公祠,一直到杨虎城被害时,谢宝珍的骨灰都放在杨虎城的枕头边上,就在特务的匕首刺向他的那一刻,他们19岁的儿子杨拯忠还紧紧抱着母亲的骨灰盒同时遇害的还有杨虎城将军的19岁儿子、8岁的女儿、副官、秘书、和秘书7岁的小女儿等数人。

    今天的蒲城人没有忘记杨虎城,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这个“蒲城”冷娃。

    这是蒲城的尧山中学作于30年代的一首老校歌,这是杨虎城一生奋斗不已,坚持抗日的最好写照,今天的孩子还能唱起这首歌曲,就是对这位生于蒲城,长在蒲城的英雄最好的纪念。(编导:张皓 摄像:代巍)

::网站搜索::
关键字:
搜 索:
::典故知识::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 网站留言
陕ICP备05004950号-== 陕西旅游资料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