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李世民(599~649) 如果要在中国所有的帝王中作一次十佳全能评选稳居榜首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之前固然无人可比之后也只有清圣祖康熙大帝差堪比肩但在纳谏不厌从善如流这一点上康熙显然要略显不足其他帝王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在唐太宗李世民身上几乎凝聚了古代作为人君的所有美德却看不到有什么缺点真令人不得不怀疑他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代人君的真实性。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一两个好皇帝的概率还应该是有的这种概率已经比今人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低得多了苦难深重的中国人终于在贞观年间中了一次头彩迎来一位圣主仁君。 唐太宗之所以能在历代帝王中超乎其类拔乎其萃既有其天生美德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借鉴前人的失败教训自我克制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一滴地矫正自己微小的过失终于使自己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典范。下面我们从几个重要方面谈谈他的“圣德”与功业。 虚心纳谏 鼓励群臣进谏自己也乐于纳谏勇于改过做到了真正的从善如流这既是唐太宗身上最大的亮点也是他一生美德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一点他充其量也不过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一样只是一名成功的开国君主而已。 在一代名臣魏徵死后唐太宗悼念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是一句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言但这里有不准确的地方唐太宗其实不是以魏徵为镜子来察看自己的得失他借鉴的镜子其实是隋炀帝杨广。魏徵不过是位目力奇准又敢于校正太宗过失的好监督而已。 隋炀帝和李家的关系并不疏远炀帝的母亲独孤皇后和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乃是亲姐妹也就是说炀帝和李渊乃是姨表兄弟这在古时可谓是至亲了。所以李世民对炀帝的了解远比一般人深刻得多也全面得多他又亲身经历了隋末丧乱大概他自己也不会想到:强大的大隋帝国居然会在瞬间崩溃而自己得天下又会如此容易这种极度的反差迫使他去苦苦思索其中的原由最后他得出结论:隋之所以亡在于隋炀帝听不进一句逆耳忠言刚愎自用、逞欲恣肆身边又聚集了宇文化及之流的佞媚之臣才导致亡国亡身所以太宗即位后便要求群臣为自己挑毛病。 然而文臣武将都是一同追随李世民打江山的人在他们心中唐太宗早已不是人而是神了绝无毛病可言。再加上太宗睿智英武上朝时群臣都不敢仰视遑论进谏了如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元勋近臣一生都未进过一句谏言不是不理解“圣主”苦心而是真的无言可谏。下大决心征谏、纳谏的太宗皇帝竟险些陷入无谏可纳的尴尬境地好在还有一位从原太子李建成那里改换门庭的魏徵终于成就了太宗的美德。 古人讲究“从一而终”并不只是针对女人对士大夫阶层同样适用而魏徵显然并不是身具这种“美德”的人。 隋末丧乱魏徵做过道士也因此被神话成诸葛亮似的军师而其实魏徵在谋略上并不见长他先是在元宝藏那里做过幕僚只是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后随元宝藏投奔李密曾劝谏过李密一次李密不听纳识时务的魏徵既不强谏以后也不再谏了。李密败后投奔长安魏徵又转到李建成太子府中任太子洗马在建成和太宗的争斗中魏徵先是力劝建成早日除掉秦王可惜建成也没有接纳他的劝谏。建成一死太宗马上把魏徵找来责备他挑拨自己兄弟间的关系。魏徵举止自若回答说:“先太子如果早听我的话绝不会有今天的祸事。”太宗早闻其名重视他的才学不仅赦免其罪还任命他为詹事主簿后又与王珪、韦挺一起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可谓知人善任魏徵对自己所受到的“国士之遇”更是感恩图报君臣际遇如磁石相吸碰撞出中国历史上治理国家政务的佳话。无论是新旧唐书、《资治通鉴》还是《贞观政要》上几乎随处可见君臣二人进谏、纳谏的精彩例子。 武德九年(626)十二月太宗派遣使者到各地征兵封德彝上奏说:“中男(唐制:十六为中男十八为成年)虽没到十八身材高大壮健的也可以一起征召”。唐太宗同意了。 诏书发出后魏徵却固执地认为不可以不肯在诏书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而按制度诏书上必须有他的签名。诏书往返多次魏徵死活不肯署名。 太宗很是生气责备魏徵说:“那些身材高大的中男都是奸民他们隐瞒实际年龄征召为兵有什么坏处你却如此固执?”魏徵反驳说:“带兵在于指挥得当不在人数多少陛下征召成年人中的壮健者已是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征不到年龄的人增加虚数。况且陛下常说:‘我要以诚信治理天下也要让我的臣民都不欺诈。’可是您即位时间不长已经多次失信于民了。”随后说出几件事来太宗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向魏徵承认自己的错误下令不征召中男当兵随后赐给魏徵一个金坛子买下了自己即位后的第一次谏言魏徵也淘到了自己在新朝中的第一桶金。 皇上重金买谏、大臣进谏受赏大大刺激了群臣中书省的张蕴古便尝试着给太宗上了一道奏章名为“大宝箴”顾名思义自是箴言一类的要旨是劝皇上节俭爱民“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太宗虽知自己没有“以天下奉一人”的坏毛病还是很欣赏他的勇于劝谏“赐以柬帛”。 贞观元年(627)九月湖南的两个部落酋长冯盎、谈殿互相攻击很长时间没有入朝各州官员都上奏称冯盎造反。唐大宗准备发大兵平叛魏徵却劝谏说冯盎反状不明不宜大动干戈又为太宗具体分析:虽然上告冯盎造反的人很多时间也长达数年。却既未攻掠州县也没有占据险要的地方军队从未出过他自己的地盘这已摆明了不是造反。只是各州都告他造反朝廷又不派使者去安慰劝告他害怕被治罪所以不敢入朝。如果派遣大臣向他表示朝廷的至诚他乐于免灾去祸不用发兵就可以让他臣服。 太宗听从他的劝谏派大臣前去申明朝廷的意旨冯盎果然派儿子随使者入朝了太宗大喜道:“魏徵让我派一名使者却胜过十万精兵不可不赏。”于是赏赐给魏徵五百匹绢。 贞观初年可以说是太宗求谏若渴重金买谏期这方面的例子多不胜举对于进谏者或酬以金帛或授以美官总之是鼓励群臣大胆进谏他也真的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年间良好的风气。太宗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在于他从隋炀帝这位表叔身上学到了太多惨痛的经验。 在一次正式朝会上为了鼓励大臣们人人进谏他说:“人要想看到自己的形状就要借鉴明亮的镜子人君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等待忠臣指出。如果人君刚愎拒谏他的大臣们只知阿谀奉旨人君失掉了国家大臣们又岂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谄媚地奉事炀帝来求得富贵炀帝被杀世基等人也被杀掉了你们一定要以此为戒。” 有如此超人一等的见识太宗虚心纳谏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太宗心里最清楚:论聪明才智文才武学隋炀帝都不比自己差而炀帝继承的大隋比自己缔造的大唐要强大富庶十几倍。如果自己不以炀帝为镜时刻检查自己的过失一旦形成群臣只知阿谀顺首的局面自己失去江山的速度怕是比炀帝还要快说到底还是炀帝的悲惨下场成了太宗脑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促使他时时反省更促使他去求谏纳谏。他并没有徒劳地在故纸堆里搜寻尧舜禹汤的治国法要只从最近的反面事例中找寻经验教训他要处处与炀帝所为相反他也做到了所以两个表亲皇帝占到了帝王中的两极——一个是圣主仁君一个是荒淫暴君。 然而“莫不有始鲜克有终”做一件大事最难的就是“慎始如终”。太宗纳谏的过程也并非终始如一相反也逐渐有走下坡路的迹象。 随着全国寇盗平息人民安居乐业国力财富都逐步上升。特别是贞观四年(630)李清和李世勣定突厥而各地的部落首领都到长安请求太宗做天可汗。此时的大唐帝国确实达到了秦始皇以来的最高点大唐帝国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更是政治文化的中心。 没有内忧又除掉了最大的外患再坐上四海附属国的宗主无比巨大的成就感使得始终警醒的唐太宗也不禁陶陶然起来。首先的一个转变就是纳起谏来未免有些苦甚至难以下咽了。 这种转变自然是逐渐的对于一些劝谏太宗还是能接纳的但赏赐和重视程度已在锐减带了些勉强的味道。到了贞观六年(632年)这种渐变已经很明显了。 太宗一天退朝后回到内宫发怒说:“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是谁太宗说:“魏徵总是当众羞辱我。”长孙皇后却回去穿上正式朝服向太宗祝贺。太宗不解其故长孙皇后说:“妾听说主明臣直如今魏徵刚直是因为陛下贤明的缘故啊妾怎敢不表示祝贺。”还是奉承话好听太宗听了便高兴起来也原谅了魏徵的无礼因为他的无礼恰恰能显示出自己的贤明。 虽说即便没有长孙皇后巧妙的解围魏徵也不会有掉脑袋的危险但这件事表明太宗由初期的重金求谏、乐于纳谏已经变成勉强纳谏甚至有拒谏的苗头了。 对于这种转变一直在旁明眼监督的魏徵看得最为清楚直接对太宗指出:“陛下近来已不好直言了虽然还能勉强包容已没有贞观初年纳谏时的豁达自如了。” 尽管有这种转变但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间(626-649)不管是乐于还是勉强还是包容对于大臣们的进谏太宗最后总还是能接纳。只有晚年御驾亲征辽东一事此时魏徵已死太宗断然不听群臣劝谏虽没像隋炀帝一样闹得天下大乱却已是得不偿失他回来的途中思念魏徵后悔道:“如果魏徵还活着不会让我有这次过举。”这说明即便以唐太宗之贤明缺少了魏徵这样强有力的监督也会犯下隋炀帝那样的错误两人在征辽一事上竟是惊人的相似。 好在这样的过举只有一件太宗依然是古往今来最乐于求谏也最乐于纳谏的皇帝而辉煌的贞观盛世也正奠基于此。 大度容众 在帝王中以恢弘大度著称的是汉高祖刘邦唐太宗在这方面丝毫不比刘邦逊色。 大唐初期人才济济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极一时之盛可谓荟萃群英于一庭这都是因为太宗大度容众慧眼识珠的结果。 除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一批从晋阳便追随太宗的元勋外太宗麾下更多的则是敌对阵营中的人武将中尤多尉迟敬德原是宋金刚的人李世勣、秦叔宝、程知节都是李密的人薛万彻则是原太子李建成府中的副护军对于这些人太宗不仅能将之招致麾下更能推心置腹赤诚相待所以也能得到这些猛将的拼死效力太宗能夺得天下征服四海和这些人是分不开的。文臣中魏徵王珪是李建成东宫府官杜■、封德彝则是隋室旧臣太宗不计前嫌唯才是用也使得这些文臣助成贞观之治。这一类文臣武将很多难以一一枚举只能略举其比较著名者。 重用功臣 每一代开国君主对辅成自己帝业的功臣都是既感激又头痛没有他们自己固然难成帝业可他们也是对皇权的最大威胁。帝王们苦苦思索总结经验想破了脑袋也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大开杀戒如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二是解除功臣的兵权把他们舒舒服服地养起来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如此。只有唐太宗不仅保全而且重用功臣。 太宗即位后程知节、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分掌禁军李清和李世勣则统率重兵驻扎关塞防御突厥入侵手中都掌握很大的军权。太宗对他们倘若有一丝一毫的防范也决不敢如此大胆重用这说明太宗驾驭武将的道术确实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文事武功 文事 唐太宗在历史上并不以文章艺术著称但实际上太宗在文事上也极为重视并投入相当大的精力。 早在武德四年(621)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在自己的天策上将府中开设文学馆广延四方文学之士并让自己的部属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孔颖达等十八人都以各自在府中的官职兼任文学馆学士号十八学士。当时的文人都艳羡地称能入选为文学馆学士便是“登瀛洲”(成神仙)了。 到了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即位为帝后在弘文殿侧设置弘文馆聚集古书二十余万卷命学士们整理、修补并加以分类分成经史子集四库书。宋代大儒欧阳修对此举有很高的评价:“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以甲乙丙丁为次谓之四库书亦曰四部书。” 这种科学的分类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依然用经史子集来把古书分类而乾隆帝命纪晓岚穷尽一生精力主编《四库全书》也是基于这种分类法当然太宗和他的一班文士们的成就绝不止一种科学的分类法而是直接刺激了唐初文学的复兴从而创造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艺术性的唐诗。 太宗在艺术上的造诣也颇深他喜爱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临摹不辍不但形似也颇有几分神肖他还独创书法艺术中的“飞白体”说他是位艺术家也并不过分正是由于他的尊崇“王体”便独尊天下直接导致后来“馆阁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这也是事物的两面性吧。 在唐朝以前中国盛行的是小乘佛学后来三藏法师远赴印度求取佛经带回大乘佛学经典太宗虽不信佛还是在洛阳为三藏法师专门修了白马寺出资让他率弟子安心翻译经书从此大乘佛学便盛行中土这乃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最重大的里程碑也算是太宗对宗教事业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吧。 武功 正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对中原地区构成最大威胁的便是塞外的突厥了。 隋文帝杨坚时期国富民强军力强盛以举国之力才与突厥斗了个旗鼓相当。突厥分为两突厥、东突厥两部分西突厥相距遥远些对中国威胁不大对中原汉族政权直接构成威胁的便是东突厥而一般史书上泛言的突厥说的就是东突厥。 隋炀帝末期国力虚耗、军心不附与文帝时相比已有霄壤之别。炀帝偏偏又是典型的自大狂没把突厥放在眼里大业十一年(615)巡视北方关塞却被突厥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兵围困在雁门关里一座孤城内食物仅能支持二十天突厥射入城中的箭居然落到了炀帝身前。隋炀帝只好抱着爱子赵王杲日夜哭泣双目红肿时刻准备作突厥的俘虏了。好在先前和亲嫁过去的义成公主向始毕可汗假传警报说北方遭遇入侵而炀帝下诏征集的各地勤王之师也陆续赶到一些突厥只好舍弃唾手可得的城池撤军解围唐太宗李世民此时年仅十六也参加了这次勤王行动虽未与突厥交战而突厥的威胁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李渊在晋阳宫决计起兵时第一件事便是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向突厥借兵借马当时主要是马匹奇缺另外也想与突厥搞好关系必要时有个靠山。不只他这样想当时各地首领如刘黑闼、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也无一不卑背靠突厥。突厥倒是来者不拒既不坚决支持哪一方也不拒绝任何一方。乐得坐山观虎斗自己坐收金帛必要时出兵支持微弱的一方调解平衡这实际是汉族政权一直举行的对少数游牧民族分化瓦解以夷制夷的政策突厥大概也被治得苦了从中学了个乖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李渊虽与突厥结盟起兵时也得到突厥的兵马资助每年总是以厚礼酬谢但突厥欲壑难填依然不断入侵抢掠。李渊对此束手无策一次听信小人之言以为突厥入侵是因为子女玉帛都在长安如果焚烧长安另选都城突厥便不会入侵若非李世民力劝李渊真会做出自焚都城的傻事。 武德九年(626)太宗刚刚即位为帝突厥认为大唐甫遭内乱有机可乘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合兵二十余万大举入侵竟然一路进攻到长安城外的渭水。 太宗自知国力不够强大不愿与突厥斗个两败俱伤所以一面指挥将士与突厥隔渭水布阵作好不得已大战一场的准备一面不惜挺身涉险只和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来到渭水便桥上与颉利可汗隔水对话责备突厥毁盟失信。 颉利可汗此次本是志在必得见到太宗如此架势反而摸不清虚实竟不敢下令进攻。而连年来大唐送给突厥的金帛也是多不胜数颉利单方毁约心中也不免有愧再见到对面唐军阵容强盛旌旗蔽野恶战一场也未必占得到便宜。他深入中原又时时怕被断了退路顾虑良多便舍战讲和于是太宗便和颉利可汗斩白马起誓在渭水的便桥上重订盟约突厥退兵。 大唐帝国虽然渡过最险的一劫却是大丢脸面其一是被人攻到了都城之下;其二是皇帝居然不得不以万乘之尊涉身犯险说是勇敢很勉强其实是被逼无奈;其三是财政损失巨大“倾府库赂以求和”。以突厥之贪得无厌不倾府库贿赂怕是难以令其满意退兵的。可以说自秦汉以来外患之深重已达到顶点。 唐朝初年突厥的势力达到有史以来游牧民族的最高点几乎征服了关外所有种族部落“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强百余万”已俨然是四海宗主了下一个目标自然是“凭陵华夏”吞并中原了。不过“物极必反”这条普遍规律不仅适用于突厥而且更为明显先是附属于突厥的回纥、薛延陀叛离颉利可汗派兵平叛却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颉利可汗又因突利可汗平叛不利、损兵折将将他重重责罚突利心中怨恨不再尊奉颉利号令反而派使者到长安朝见太宗请求归附唐朝强盛的突厥内外俱损顿时呈现衰败迹象开始快速滑坡。贞观元年(627)的冬季突厥国内遭遇罕见的大雪。“平地数尺”羊马等牲畜大多冻死牲畜是游牧民族的命脉这场灾害更使得突厥的实力锐减。 太宗见到突利的使者已是惊喜交加因为他看到了平定突厥的曙光但他拒绝了群臣乘突厥遇到灾荒发兵攻打的请求他知道全歼突厥的时机尚未到来。太宗时刻胸怀全局、不贪小利显示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的胸襟与气魄。 贞观三年(627年)太宗任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清为定襄道行军总管驸马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兵十余万分道出击突厥诸路总管都受李世勣指挥。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名将李清只率三千骑兵从马邑出塞夜袭定襄夺取定襄城初战告捷。突厥没想到李清敢孤军深入以为唐朝倾国而来上下震恐“一日数惊”。李世勣从云中出塞也大破突厥。随后李清又在阴山击败颉利可汗。颉利战事不利便向朝廷请降其实是缓兵之计准备等草青马肥缓过一口气来便逃往漠北以后再卷土重来太宗答应了颉利请降的要求一面派鸿胪卿唐俭到颉利军中慰抚一面命令李清带兵迎颉利入朝。此时已合兵一处的李世勣和李清识破颉利的缓兵之计两位名将将计就计趁停战间隙突厥防备松弛挑选精兵实施突袭丝毫没有防范的颉利被李清攻了个措手不及只得仓皇逃命又被李世勣堵住逃往漠北的路颉利只率少数亲信逃往灵州很快被唐军追及生擒后送往长安至此自隋朝初年以来便成为华夏民族最大外患的突厥被平定。 平定突厥肃清关外大漠的势力对于新生的大唐帝国政权的巩固和延续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有着难以估量的重大历史意义也正因有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才有了贞观和开元这两个历史上少见的太平盛世在随后270多年的历史中虽也有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入侵但对华夏民族具有致命威胁的外患却未出现这不能不说是太宗的一大丰功伟绩。 择储困惑 早在武德九年(626)十月登基为帝的太宗便立年仅八岁的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承乾是太宗和长孙皇后所生的长子“嫡”和“长”都占真是储位的完美人选。而太宗也十分喜爱承乾从小便加意栽培传授他治国法要希望他能成为比自己更好更强的明君。贞观九年(635)李渊去世太宗居丧期间命令太子承乾在东宫处理国家日常事务。既有意锻炼他的处理政务的能力更显示出对太子的信任和宠爱。 太子承乾聪明过人就是不喜欢读书学习反而喜欢女色、音乐和打猎喜欢奢侈的生活这倒很有他爷爷李渊的遗风面对父皇委派的辅导自己的东宫官僚承乾总是无比庄重说的都是忠孝大义一类的话既冠冕堂皇又令人折服回到内宫后便和身边的佞倖小人做些见不得人的荒唐勾当。时间长了东宫官员有所察觉想要劝谏承乾总是能猜出对方的心思抢先一步做深刻的自我检讨认识深刻态度诚恳弄得要劝谏的官员根本无法开口所以初期内外大臣都夸赞太子贤明有德。 承乾喜欢打猎一次从马上坠下落下残疾。知子莫若父太宗对长子的废学和不务正业极为头痛屡次训诫却不奏效又见他成了跛子对其宠爱大减转而宠爱起聪明好学、动辄循礼、多才多艺的皇四子魏王李泰。他为李泰开置文学馆延请四方名士编纂《括地志》以增高李泰的声望。他还因群臣对李泰不够尊重少有的在朝廷上大发雷霆而每月给李泰的钱比太子承乾的要多。太宗虽未表明易换太子的心思但大臣们不难从他的言行中窥探出来于是便有一些臣工转而拥戴魏王李泰。 太宗虽有此心却也很犹豫为了平息大臣们的纷纷猜测强命魏徵出任太子太傅把他比作汉高祖刘邦时保护太子的“四皓”以此来表明自己绝无另立太子的心意。 太子承乾对父皇的保证并不安心反而感受到来自李泰的越来越大的威胁。他落下残疾后不免有强烈的自卑心理愈发感到处处比不上李泰而自己的太子地位怕是注定难保了便有了铤而走险的意图。 承乾还有一样要命的毛病和太常寺的乐童称心搞同性恋一同起卧如夫妻。又私召道士秦英韦灵符为自己作法祈福后一种在历代宫廷中都是最犯忌讳的太宗知道后大怒把称心和两名道士处斩重重责骂承乾。承乾以为是李泰告的密更加怨恨李泰对父亲也不免怨恨。他又错上加错在宫中为称心设置了一个房间悬挂称心的像早晚祭奠思念不已又在宫中苑内为称心立坟树碑。太宗知道后更是生气承乾也知道自己伤透了父皇的心经常几个月称病不朝见父皇在宫中养了一百多名刺客准备刺杀魏王李泰。 承乾凭借太子的地位勾结对太宗不满的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和太宗的弟弟汉王李元昌准备起兵造反这倒是他唯一一次向父皇学习可惜榜样学错了。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承乾所养的刺客首领纥干承基因受齐王李佑谋反案的牵连被捕入狱刺了死刑。纥干承基为求活命便供出太子承乾谋反的全部阴谋。太宗特命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等重臣负责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查实后太子承乾被免为庶人关押在右领军府汉王李元昌赐自尽侯君集、李安俨等要犯一律处死。 承乾既废太宗的心意便转到一向宠爱的李泰身上。李泰每天在太宗身边侍奉太宗也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大臣岑文本、刘洎等人也极力赞同。本来这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没想到遭到太宗最宠信的大臣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他固执地请求立皇五子晋王李治为太子。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也是长孙皇后所生但根本无心政治的李治明显是太子人选的最差者。太宗看出长孙无忌此举有很大的私心就是拥立自己所喜欢的外甥为帝好长久保持自己的权势地位。但太宗此时年老多病自知光景无多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功臣集团势力强盛太宗已无力也没有时间另换一套大臣班子来支持李泰而若强行立李泰为太子自己死后李泰的结局可想而知。一生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晚年竟不得不屈从于自己一手扶植的功臣集团的意愿舍弃所爱的李泰立自己最不想立的晋王李治为太子。 太宗虽被迫立李治为太子心里还是觉得李治仁弱难承大业半年后太宗偷偷对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奴(李治的小名)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太宗说出了心里话:“公以恪非己之甥邪?”被揭穿心迹的长孙无忌并不辩解只说了句冠冕堂皇的话:“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太宗看出长孙无忌是要死保李治了只好屈从而那句“公以恪非已立甥邪”既表明了太宗的愤慨和无奈也暴露了长孙无忌死保李治的良苦用心。从此太宗再无更换太子的心思了。 综观太宗的帝业以“玄武门兵变”始以违心立太子终兵变和立储虽不是一类事但其中相同的一点却是“迫不得已”。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君主的辉煌帝业竟是以“迫不得已”始又以“迫不得已”终只能令人感慨命运对人的捉弄“造化弄人”是连伟人也不放过的。 以后历史的发展也证实了太宗的预见:李治懦弱无法守住社稷而长孙无忌等人贪图私利的错误也很快令自己自食恶果这一点将在高宗李治篇中详细论述。 贞观二十三年(649)四月唐太宗、天可汗李世民在悲苦凄凉的心境中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将李治托孤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年仅53岁。六月太子李治即位为帝是为唐高宗贞观盛世就此划上句号。 |